亚洲制服丝无码中文在线,欧美大黑BBB,女人高潮流白浆视频,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yè)物流 > 正文

快遞進村 讓鄉(xiāng)親愛上網購(走轉改·一線調查)

發(fā)布時間:2015-02-25 10:30:36 人民日報

關注中物聯(lián)

在海口打工的小吳今年春節(jié)沒回家。過年前夕,小吳在網上看中了一件襯衣,想買給海南屯昌老家的母親。可是擔心家門口沒有郵站,快遞到不了??吹搅撕D相]站鄉(xiāng)村全覆蓋的消息,小吳放心了。

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已建成村郵站2610個,全省18個市縣(三沙市除外)農村投遞頻次達到一周五班,投遞業(yè)務深度覆蓋所有自然村。村郵站的建立能給村民帶來哪些實惠?其具體的運行、管理方式又是怎樣的?記者展開調查。

為啥要建

■信息、物流、資金多項服務融為一體,讓村里生活“跟城里看齊”

??谑谐俏麈?zhèn)大洋村委會共包括3個自然村,大洋村、坡崖村、坡訓村。

上午10點,村民王來就來到了村郵站,“女兒買的衣服,我過來取。自從有了村郵站,網購的頻率越來越高了。”王來就滿面笑容地說,“現(xiàn)在我們也有了城里人的感覺了!”

一個小郵站,和城里人的感覺有啥關系?大洋村副書記兼“村郵員”吳淑雄說:“那可不一樣。”

以前,只有大學錄取通知書才親自送到家門,其他的貨物在村里遇上戶主后通知領取。有時戶主出門兒了,過好久也領不到郵件。如今有了村郵站,貨物可以送到每家每戶,村民也可以親自過來領取。

現(xiàn)代郵政服務業(yè)已經疊加了許多其他功能。通過郵站,人們可以收寄包裹、匯兌業(yè)務,代繳水電費、電話費,代售汽車票、火車票以及飛機票,同時還有農資產品配送、網購、電子商務及郵政儲蓄小額貸款等功能。

五指山市通什鎮(zhèn)番茅小學老師王向忠說:“以前因為交通不便,經常會因遲交電費而繳滯納金。自從建立了村郵站,再也沒繳過滯納金了。”

如海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吳鐵硯所說,從郵政行業(yè)來講,由于郵站不能普及到自然村,在很多地方,建制村以下,郵政業(yè)務由建制村的收件人往下選送。打通從建制村到自然村投遞業(yè)務的“最后一公里”,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郵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

錢由誰出

■基本支出來自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疊加服務“做加法”

近兩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積極探索村郵站建設。去年3月底,省財政廳審批下達了2014年村郵站建設及村郵員補貼資金2084.4萬元,其中建設資金1366.4萬元、村郵員工作補助資金718萬元;同時還規(guī)定了2015年及以后每年度省級財政應負擔的村郵員工作補助資金808.3萬元,將通過省級與市縣各年度財政結算辦理。

具體到個人,吳鐵硯介紹,村郵員工作補貼按照工作強度不同有所差別,600人以下的建制村每月工作補貼500元,600—1000人的每月工作補貼600元,1000人以上的每月工作補貼700元。

王慶聰是番茅村番巴小組的副組長,由于熟悉電腦,被村支書推薦為村郵員。每個月工資600元,“電腦3000多元,寬帶網線950元。都是自己掏錢買的。” 聽起來像“賠錢的買賣”,其實不然。他負責的郵站,可以“代繳電費、話費、有線、代售機票、郵政業(yè)務、網絡代購。”面積雖小,業(yè)務卻很齊全。

“番巴村有92戶村民,有網絡的也就5戶。所以,好多村民都來讓我?guī)兔W購,服裝、鞋子、日用品等都有。”王慶聰給記者算了筆賬,自村郵站運營以來,服務功能不斷拓寬,開班代收繳費金額達12萬元,代為網購交易金額1萬元。2015年1月份,代繳費交易金額達2.4萬余元。

隨著村郵站的建成,快遞公司也開始進駐。“以前村民網購,快遞只能送到??诟堑貐^(qū),村民前往府城自己領取包裹,很不方便?,F(xiàn)在,包裹送上家門,村民很樂意。我們每一件快遞,都會補貼村郵員1元錢。”中通快遞海南公司綜合部經理江創(chuàng)東說。

海口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殷雨介紹,目前,??谑幸呀涢_展了大洋村、唐善村、美德村3個快遞下鄉(xiāng)試點,村級便民服務站3個,EMS、順豐、中通、申通、韻達等品牌快遞企業(yè)也積極拓展農村市場,開展便民服務。目前,在鄉(xiāng)鎮(zhèn)以下地區(qū)已有近百家快遞末端網店。

未來如何

■集聚人氣,激活雙向物流,農產品也能網上賣

關于村郵站,定安縣定城鎮(zhèn)村民吳福端有新的想法。“山椒村大多數村民都以務農為生,種植冬季瓜果。如果把這些蔬菜、水果放到網上賣,是不是會帶來不小的收益?”吳福端的想法,也預示著小小村郵站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一方面,郵政企業(yè)作為郵政普遍服務的法定承擔者,要將村郵站與便民服務站對接,引入郵政信息平臺并疊加代收代繳、農資配送、助農汽油款、小額貸款等服務,完善農村郵政網絡資源的綜合利用,滿足農民群眾用郵需求。

另一方面,快遞企業(yè)可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積極接入,推動快遞服務下鄉(xiāng)進村,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的普及和發(fā)展,為縣域居民網絡購物和農產品銷售構建雙向流通的基礎渠道,讓農民群眾共享郵政改革與電子商務發(fā)展成果。

吳鐵硯提出,未來可以“以村郵站為基點,通過電子商務的融入,來激活農村的雙向物流,同時強化城市服務網點的密集度。”農村最重要的問題是激活雙向物流,雙向物流一方面是把生產生活用品由線上向農村配送;另一方面將海南農產品、品牌農業(yè)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踐于行 方能信于民(記者手記)

習慣了在網上“淘”貨的人們,可能早已忘了第一次收到包裹的驚喜。但對王向忠這樣“交個電費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的人來說,郵站的建立,的確使他們與外面世界的聯(lián)系,多了通道和便利。

海南實現(xiàn)全省農村郵站全覆蓋,是政府為民所辦的實事、好事。“知屋漏者在宇下”,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先決條件是要知道人們關注的點在哪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實事辦成前,這些事是百姓的期盼;實事辦好后,這些事就會變成百姓對政府的信賴。

民生實事沒有上限,只要踐于行,就能信于民。本著這樣的為民理念,政府部門行動起來,老百姓參與進來,相信類似于郵站進村、住上安居房、喝上放心水等實事都不難實現(xiàn)。這些民生實事的一件件落實,為贏得百姓擁護、建立與群眾的緊密聯(lián)系夯實了基礎。

而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正如郵站進村在帶給村民網購便利的同時,也會為電商發(fā)展開拓出新的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無論對村民、電商還是政府來說,都是一舉多得,多方所樂見的事。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