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5-05-21 10:33:03

在“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中,勇于勝利是一種對未來的篤定,需要有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要依靠群眾,為之艱苦奮斗,需要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有敢闖新路的勇氣。
對于在民族汽車自主品牌振興道路上走了一甲子的東風柳汽來說,也更能體會“勇于勝利”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因為正是基于這種對未來的篤定,柳汽人始終有一種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勇氣。
2010年,帶著年產銷突破10萬輛大關的華麗數據,柳汽迎來了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從2010年到2013年,東風柳汽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新的歷史跨越——實現(xiàn)年產20萬輛汽車,躋身中國主流汽車制造商精英俱樂部。到2014年柳汽全年累計產銷汽車28萬輛,同比增長24%,實現(xiàn)銷售收入202.9億元,成為國內少數幾個在自主品牌寒流中保持正增長的企業(yè)!
不斷刷新的華麗數據,對“柳汽速度”做出了一個直觀的總結展示,同時也標志著柳汽距離實現(xiàn)“堅持民族汽車自主品牌創(chuàng)新之路,自主強則國強”的目標更近一步。當然站在更高的起點上,也意味著柳汽要做好迎接更大挑戰(zhàn)的到來。
2015年上海國際車展,代表柳汽全新技術高度的戰(zhàn)略性新產品乘龍H7重卡正式發(fā)布。作為柳汽歷時3年打造的全新一代重型平臺產品,乘龍H7旨在滿足長途、高效物流運輸需要:67項技術專利加身,“安全、可靠、省油、高效”四大品質優(yōu)勢護航,一經亮相便被行業(yè)媒體紛紛解讀為柳汽“正朝著國際水平物流運輸重卡靠近”的標志。
一部新卡車——柳汽乘龍H7亮相上海車展
當然,對于這款定位全新一代高效物流運輸需求的“一部新卡車”,向來勇于挑戰(zhàn)新高度的柳汽也有著自己的設想:實現(xiàn)對進口高端產品的全面替代。
不得不說,盡管有著對行業(yè)趨勢的精準把握、對用戶需求的重視、以及對行業(yè)動態(tài)敏捷的反應能力,但是替代進口這一目標,會不會要求太高?
作為柳汽戰(zhàn)略車型,乘龍H7突顯“安全、可靠、省油、高效”四大特性
威脅——涌入中國的進口卡車巨頭
隨著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擴大,沃爾沃卡車、梅賽德斯-奔馳卡車、斯堪尼亞、曼等世界卡車巨頭已盡數來到中國,并將中國作為最具潛力的出口市場而排兵布陣。沃爾沃早在1992年便在北京建立辦事處。2004年,斯堪尼亞在中國設立代表處,并于2010年成立了中國戰(zhàn)略中心。梅賽德斯-奔馳已經開始將細分市場瞄準中國蓬勃發(fā)展的快遞與電子商務物流。
機會——立足本土的國產卡車品牌
坐擁“高大上”的品牌形象,進口卡車占據了國內高端物流運輸的市場領地。“一部新卡車”乘龍H7,想要取代之,談何容易?不過細細分析,發(fā)現(xiàn)機會暗藏。
首先擺在用戶面前的就是購車成本。進口車動輒3-4倍于國產車的價格,讓很多用戶望而卻步。商用車作為用戶的運營工具,最終目的是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帶來收益。高額的購車投入成本,固然會對回報有極大的影響,。
其次就是服務便利性,就后期維修成本方面,相比進口車“指定維修、原裝配件、維修貴、配件貴”的不足,國產卡車配件易得,維修方便,在降低維修成本的同時,也更加適合注重高頻次、高運輸效率運輸的國內市場需求。
從產品應用技術來看,國產卡車與進口卡車差異性其實越來越小。多年來協(xié)同開發(fā)與技術引進成為國產卡車品牌提高產品品質的兩條主要途徑,國產卡車與進口卡車實際應用技術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小。如東風柳汽最新研發(fā)的乘龍H7就是采用全球協(xié)同研發(fā)模式,從設計之初就導入歐美先進設計理念, 搭載全球頂尖的發(fā)動機,融匯國際先進卡車技術,多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水平。乘龍H7采用龍骨式框架結構駕駛室,應用了WEBCO安全制動系統(tǒng)、TMPS胎壓監(jiān)測、防碰撞預警等多項國際先進的主/被動安全技術項目,60KM/H時制動安全距離僅為32米,優(yōu)于國內同行3米以上。乘龍H7整車自重僅7.6噸,行業(yè)最輕;通過降低整車風阻,動力傳動系統(tǒng)匹配優(yōu)化,最高檔80KM/H百公里等速油耗不超過34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NVH值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室內噪聲65分貝,比行業(yè)主流水平低3 分貝、平順性0.48,達到進口高端水平);發(fā)動機保養(yǎng)周期延長到10萬公里。
此外,國產卡車立足于本土市場,對于使用工況充分實驗驗證,更適合中國道路運輸的使用。
由此看來,目標替代進口并非無法實現(xiàn),且是大有可為。
乘龍H7在實現(xiàn)對進口高端重卡全面替代目標的同時,更肩負柳汽開啟自主新征程的重任
在柳汽的規(guī)劃中,乘龍H7是意欲做進口高端重卡替代品的“一部新卡車”,而其背后隱喻的則是柳汽在民族汽車自主品牌創(chuàng)新道路上的勇于勝利的決心。“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是在自主,自主強則國強”,對這一夢想的堅持,讓柳汽更加篤定未來,更加堅定在井岡山精神指引下為振興汽車自主品牌貢獻力量的信念與步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支持小微企業(yè)融資的若干措施》
- 我國系列化標準新能源機車首次出口海外
- 交通運輸部:統(tǒng)一港口標準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協(xié)同發(fā)展網絡
- 截至去年底中國國際標準總體轉化率超過83%
- 交通運輸36項標準加快融入國際標準體系
- 全總聯(lián)合六部門發(fā)文 重點強調促進新興領域發(fā)展和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權益維護
- 香港與內地簽署物流清關和食品貿易合作安排
- 應變克難 穩(wěn)健前行——從最新指標看當前中國經濟走勢
- 【安徽】黃山老舊貨車報廢更新 當日受理即辦結
- 【四川】若干舉措支持低空經濟“騰飛” 首批11個試點已通過評估
- 【河南】首發(fā)“TIR+跨境電商”國際卡班